学深悟透强本领 实干笃行上高原 中层领导人员学习贯彻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集中培训班圆满举办
党委组织部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动党代会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学校于3月27日至28日、4月2日至3日成功举办中层领导人员学习贯彻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集中培训班。
阅读全文通知公告
学术活动
-
2025-04-08
,Patrick Baert教授
,教三楼110
,科技处
英国剑桥大学Patrick Baert教授学术报告通知
-
2025-04-03
,林放高级工程师
,科研楼309
,科技处
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与安全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林放学术报告通知
-
2025-04-08
,Ross Sherlock教授和Bruno Lafrance教授
,逸夫楼901、科研楼303、科研楼304
,科技处
加拿大劳伦森大学Ross Sherlock和Bruno Lafrance教授学术报告通知
-
2025-04-04
,Hans Thybo教授 Irina Artemieva教授
,逸夫楼901
,科技处
“深时古气候与地貌”高峰论坛第一期暨“岩石圈构造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之二百八十四次
北地新闻
-
032025-04
学校召开加快推进雄安校区规划建设工作座谈会
-
032025-04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伟带队调研巡察整改
-
032025-04
“美育浸润,交响北地”校园公益音乐会圆满举行
-
032025-04
中国地质大学川渝校友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
032025-04
问鼎在线与重庆市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交流座谈
-
022025-04
学校2025届毕业生春季自然资源领域专场暨地学·物探·海洋领域四院联合双选会举办
-
022025-04
党委书记雷涯邻带队调研工程技术学院和信息网络与数据中心
-
012025-04
问鼎在线国家岩矿化石标本资源库荣获2024年度科技资源服务先进称号
-
292025-03
“馆长论道——高校博物馆业务交流会”(第六场)在学校博物馆成功举办
北地科学
Geosciences Research科学研究是研究型大学活力的基础和源泉,
科技创新能力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以传承和创新为己任的北京地大,
适应国家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面向地球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
立足“双一流”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需要,
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协同发展,
不断增强师生创新意识,积极寻求科研发展新的增长点。
-
2025-04-03|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浏览: 171
张奇慧:板片后撤对上覆板块表面的影响:华南地块雪峰山以西晚白垩世伸展与地形演化【Tectonics】
-
2025-04-02|科学研究院|浏览: 210
刘宇晨:增生型造山带岩石圈演化及对克拉通稳定性的启示【EPSL】
-
2025-03-27|能源学院|浏览: 493
赵梦圆:基于粒子群优化的随机森林算法在页岩油储层岩相识别中的应用【SPE Journal】
-
2025-03-24|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浏览: 395
王帅迪:EDTA和碳酸氢钠对还原态绿脱石还原六价铀的影响【ES&T】

北地教育
EducationsCUGB
学校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实施“地质锤、罗盘、放大镜、草帽”一体化育人工程,完善通识教育体系,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培养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新时代地大学子。

-
《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学校始终坚持“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既富科学思维、又有人文素质,既具健全人格、又承担社会责任的合格人才……
-
《研究生教育质量2023年度报告》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深化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工作改革,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推进研究生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
本科教学简报(2022年第1期)
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以“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基础地位,形成“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教育体系。
-
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计划(2019—202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振兴本科教育,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专项规划,制定本计划。
数说北地
71年来,学校历经了创建、发展、搬迁、重建和振兴的曲折办学历程
-
1952
建校
-
13
院士
-
18
杰青
-
1775
教工
-
16
学院
-
50
专业
-
16
博士后
流动站 -
17452
学生